今年7~8月,翔宇学院及各有关二级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斩获颇丰,成绩斐然。据统计,我校学生暑假期间共获国家级奖项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6项,以及团队奖二等奖1项;获省级奖项82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5项和优秀奖5项。
8月25~27日,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中,我校商学院张翰煜、黄珊珊等同学组成的淮安宣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队(指导老师王蓉蓉、邵永喜)获得大赛二等奖。大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以“创新放飞梦想,创业成就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123所高校的2902支项目团队近1.3万名学生参赛。经初赛、复赛等环节,共有103支团队入围决赛。
8月14~18日,在2016年(第9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2016(第4届)中国大学生软件服务外包大赛国赛中,我校徐维林、嵇华东、李乾、李文婷、甄宏彪、魏坤等6位同学共3项作品均获一等奖,创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的2312件参赛作品入围此次国赛。
7月25~28日,我校自动化学院陈万、段卫平、唐中一等老师指导的学生何鑫、徐悦、杜丹阳、王飞等同学组成的6支队伍,在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中均获二等奖。
7月24~28日,“徕卡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由我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张临财、鱼银虎、潘长江等老师指导的多名学生参加了本届大赛。经过激烈角逐,葛职获得一等奖,蒋腾获得三等奖,张临财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7月24~27日,在2016年第十一届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柯永斌老师指导,尤青、顾宇、顾翔3位同学组成的 “翔宇青年”队获华东赛区摄像头组二等奖,陆超、许浩浩、孙昊苏3位同学组成的“飞虎队”分获华东赛区光电组二等奖;自动化学院唐中一老师指导的学生孙昊苏、康柯柯、李通等同学组成的两支队伍分别光电组二等奖和优秀奖。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主办的全国范围内创意性科技竞赛。该竞赛组委会提供一个标准的汽车模型、直流电机和可充电式电池,参赛队伍要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最快跑完全程而没有冲出跑道并且技术报告评分较高为获胜者。设计内容涵盖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模式识别、控制、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能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7月24~26日,在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江苏选拔赛中,由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刘晓东、胡乐、张夏、郑颖梅以及设计艺术学院李婧等同学组成的“恐龙战队”代表队获二等奖,并入围8月份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东赛区决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是我国高校化工类专业影响大、范围广、竞争性强的重要赛事。本项赛事由江苏省化工学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协会共联合主办,来自全省17所高等学校的58支代表队参赛。
7月23~26日,在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由我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董育伟、姜海林、孙伶俐等老师指导的13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取得团体二等奖1 项、个人二等奖8项的佳绩。
7月21~22日,自动化学院代表队在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二赛区)获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三等奖1项。
7月20~22日,“金陵石化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举行,共有来自全省48个高校的240余名化学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参赛。竞赛分为理论测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经两轮比赛紧张比拼,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制药114班陈倩倩获化学组一等奖,化工114班章豪荣获化工组二等奖,制药114慎立群获化学组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协办的全省最高水平的化学化工类竞赛活动,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参与对象为江苏省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大学生。“金陵石化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由南京师范大学承办。
7月16~20日,在“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二赛区的比赛中,我校自动化学院金德飞、张敏老师指导的时宽飞、杨道宽、王丹等学生,获得“ITEM2逻辑控制”项目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并获得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并获得一项三等奖。
翔宇学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强化教育、学科竞赛辅导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我校“资源集聚、分类多元、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极大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