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管理 >> 正文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结束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8-01-04 来源: 作者: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结束工作的意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学结束工作的意见.doc
各教学单位:
       为做好学期结束工作,确保各项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总体安排,现就做好学期结束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日常教学工作
    1.期末考试
    一年级大类分流学生:分散考试和集中考试安排在2018年1月10日~14日(第19周)进行。1月16日前,各教学单位须完成本学期专业课程考试、阅卷和教务系统成绩录入等工作。其他学生:各教学单位承担的分散考试于2018年1月12日前完成。学校统一安排的期末考试时间为1月13日~19日,考试成绩须于1月23日前完成录入,学生可以上网查询成绩时间为1月24日。补考安排:学生补考安排在3月3日~4日进行,各教学单位应提前做好补考的各项准备工作。(详见2017年12月28日OA通知)
    2. 2017级学生大类分流
    根据《关于印发〈2017级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的通知》(淮工院〔2017〕112号)以及《关于做好2017级大类招生学生分流培养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好2017级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
    在公布专业分流计划、高考成绩换算办法、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办法、大类分流学生高考换算成绩以及进行本学期课程考试的基础上,1月17日公布各大类学生综合考核成绩及排名;1月18日~19日,各大类学生填报专业分流志愿表,并签字确认; 1月20日,完成各大类专业分流志愿投档工作;1月21日,公布分流结果;学生分流结果确定后,各相关二级学院须及时做好分流学生的学籍变动、分班等工作,并于1月25日前完成相关学生档案的整理、移交、归档工作。(详见教务网2017年12月1日通知)
    3.下学期课表编排
    各班级课表编排须于1月5日前完成,涉及到17级大类分流相关专业的部分基础课安排将于大类分流完成后进行。相关任务落实及课表编排严格按照《淮阴工学院普通本科生课务管理办法》执行。课表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对课表进行调整,理由充分、确需调整的,应办理相关手续。各教学单位要认真做好课务安排的复查工作,防止错排、重排和漏排等现象的发生。
    4.学业预警
    各二级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学业预警工作,应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及时启动学业预警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应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根据《淮阴工学院普通本科生学业预警工作管理办法》(淮工院﹝2015〕73号)规定,在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各二级学院须即时统计受到黄色预警的学生,并两个工作日内填写黄色预警通知书,送达学生本人及家长;橙色及红色预警名单的统计于下学期补考成绩录入后进行。学业预警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详见相关通知。
    5.分类教学及网上选课
    2016、2017级大学英语下学期继续进行分类教学,本学期测试成绩应于考试后3天内公布,各二级学院应根据测试成绩及学生意愿,按照组班规则对参加分类教学的学生进行重新编班,并将确定的A类班、B类班学生名单送教务处教务行政科核定。具体分类原则及选课安排另行通知。
    下学期课程选课,一年级学生安排在1月22日至2月2日期间进行,其他年级学生拟安排在19周。选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体育课、文化素质课、必修课选课阶段,第二阶段为上述课程的补选阶段,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选课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将选课的安排与要求通知到每位学生,并尽可能安排本学院机房为学生选课提供方便。每轮选课结束后,学院应及时统计选课学分并反馈给学生,对选课学分较少的学生要进行提醒。凡在本学期规定时间内漏选或未选课的学生,可在下学期开学第一周进行补选。
    6.教材发放
    教材集中发放时间安排在本学期放假前一周和下学期开学的前三天。学生教材发放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带队按秩序领取本班级教材并核对教材数量,各二级学院应做好教材发放的相关组织工作。
    7.毕业、学位相关工作
    学位证书办理及发放工作。2017年下半年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7年12月22日召开,经审议同意授予128名学生的学士学位,相关学生的学位证书将于1月5日发放至各二级学院。
    往届生毕业审核工作。凡本学期经重修已修满学分的学生须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换证申请,二级学院初审通过后于第19周将《结业生换证申请表》、《学生毕业资格审核情况汇总表》、《学生成绩总表》提交教务处,经审核符合毕业资格的由教务处统一办理毕业证书,并于第20周发放至各二级学院。
    二、教学改革与建设
    8.一流专业建设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本学期将启动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学校将按照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在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按照“选特选优、对标一流、聚力突破、打造品牌”的思路,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优势凸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着力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和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提升。各二级学院应全面分析专业现状,对标找差,确定具体建设目标任务、举措和建设计划表,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9.工程认证工作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8年受理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专业,要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对照标准扎实做好自评自建工作,确保专家进校现场考察并顺利通过。2017年接受现场考查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按照专家意见及时做好整改工作,并确保持续改进、质量提升。其他未获得受理和未申请的专业,要对照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积极准备,力争在下一年申请中取得好成绩。原则上每个工科二级学院都必须有申报认证专业。
    10.课程建设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及通知的要求,积极做好各类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的验收工作;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使用和完善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新一轮校企课程申报和建设工作。
    11.审核评估整改方案
    按照审核评估要求及专家审核意见,认真制定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全面反思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三、实践教学工作
    12.毕业设计(论文)
    目前,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学院评审、师生双选等前期工作已经结束。各二级学院应做好选题汇总统计工作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工作,并督促相关教师在寒假前完成与所指导的学生见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达,以及学生文献资料查阅、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等的指导工作。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名单请及时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详见教务网2017年11月1日通知)
    13.实习实训
    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期后期实习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教学工作量大,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学期初实践教学计划,在保证实验教学正常秩序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克服困难、严格管理、加强指导,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要针对学期末阶段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相对集中的实际,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专项检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四、其他
    14.文化素质课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已开设过的文化素质课程,由原任课教师直接向课程归口单位提出申请;新申报经审核通过的课程,由申报教师根据审核确认的学分修改教学大纲,并向课程归口单位提出申请。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在下学期一般应继续开设,商学院、人文学院须开设不少于10门课程,设计艺术学院须开设不少于15门课程,其他单位须开设不少于5门课程。课程归口单位须将申报情况录入教务系统并将导出的汇总材料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1月4日前,请各教学单位完成课程确认工作,并将汇总表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详见教务网2017年12月29日通知)
    15.专业负责人考核
    根据《淮阴工学院本科专业负责人管理办法》,学校将对2017年度本科专业负责人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各专业负责人应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淮阴工学院本科专业负责人考核表》,报专业归属单位。各教学单位应于1月8日以前完成专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核材料送教务处教研科。(详见2017年12月28日OA通知)
  
                                                 教务处
                                               2018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