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根据学校《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各二级学院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经学生个人申报、学院初审,共计申请立项401项,其中拟推荐为省级以上项目的90项,校企合作基金项目8项,校级项目的168项(其中两岸大学生创新项目30项),院级项目135项。近期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入围校级以上项目进行评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入围省级以上项目公开答辩安排
1.答辩时间 2016年4月27日下午14:00
2.答辩地点及分组安排
枚乘路校区逸夫教学楼,具体地点及分组安排见附件。
3.答辩流程及要求
(1)项目陈述
时间为5分钟,由1名项目组成员结合ppt陈述,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依据、创新点、研究目标及思路、项目研究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及特色等,重点突出项目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叙述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句通畅。
(2)专家提问与答辩
时间为2-5分钟,重点从选题的价值、创新点和特色、可行性等方面考察,项目组成员可集体回答,对专家的意见,小组成员要做好笔录,作为后期修改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入围校级项目书面评审安排
入围校级的项目采取书面评审的方式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请各二级学院及时通知项目主持人及项目组成员,提前做好答辩准备工作,并按时参加此次答辩,如缺席答辩将按弃权处理;
2. 各项目组按照附件1中每组规定顺序进行答辩,提前10分钟候场。为保证现场答辩进度,各组在27日下午13:30到达答辩地点,将汇报PPT拷贝到工作电脑,并确保文件能正常运行。
3.请各二级学院认真组织好答辩准备工作,如有疑问请联系教务处实践科于老师,电话:83591034。另建议各学院建立本学院的大创工作群,便于日常的管理、沟通及交流。
附件:201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答辩安排
教 务 处
2016年4月20日
201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答辩安排
答辩时间:2016年4月27日 下午14:00 |
||||
组别 |
答辩 地点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序号 |
第一组 |
YF0501 |
液压双模轮胎定型硫化机的设计与分析 |
李璐 |
1 |
多自由度智能口腔清洁系统 |
崔家源 |
2 |
||
激光微织构表面表征及摩擦特性研究 |
李瑞雪 |
3 |
||
一种新型道路冰雪综合清理车数字化设计及3D增材制造 |
马殿文 孙杰 |
4 |
||
电感器件生产装备产品质量要求制定方法研究 |
耿乐 |
5 |
||
独轮电动摩托车研制 |
卢云涛 向东 |
6 |
||
PTFE诱发Ti/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TiC组织演变过程研究 |
肖晴雪 |
7 |
||
Ag元素、稀土元素对Zn-Al钎料铜/铝钎焊钎缝内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机理 |
蒋腾 侯宇 |
8 |
||
NO催化型心血管材料纳米涂层的研究 |
汤潇涵 |
9 |
||
平移式轿车姿态自动调校系统 |
余淑豪 |
10 |
||
基于太阳能驱动的下嵌式公共自行车立体 |
刘明珠 |
11 |
||
车联网环境下私家车拼车智慧节约化方案设计 |
尤星达 |
12 |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创新 |
张传栋 |
13 |
||
太阳能助力的下水道疏通车潜水式泥水分离 |
王正琳 |
14 |
||
双轮毂电动汽车制能量回收及应用控制系统研发(校企合作项目) |
庄恒恒 |
15 |
||
基于交通微循环的住区街道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韩蕊 |
16 |
||
现代城市公交线路优化设计——以苏州市为例 |
宋皓晨 |
17 |
||
基于硒化钴-凹土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
孙友红 |
18 |
||
钛基孔多光催化材料改性及催化性能研究 |
陈赛楠 |
19 |
||
第二组 |
YF0504 |
三联臂3D快速打印系统研制 |
顾翔 |
1 |
一种用于磨削加工的主动测量装置 |
刘桂 |
2 |
||
2米波智能测向信标台的设计与制作 |
顾明星 |
3 |
||
基于手机APP的智能家居遥控平台软件设计 |
高帆 |
4 |
||
基于ubuntu及DM3730的水果图像分割设计 |
张约骋 |
5 |
||
基于虚拟仪器的无损探伤动态自动测试系统 |
刘帅 |
6 |
||
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
赵晓凯 |
7 |
||
基于无线传输的数字血压计的设计 |
刘颖 |
8 |
||
复掺纳米凹土/稻壳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 |
张恒 朱圣华 |
9 |
||
碱渣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陈永贵 |
10 |
||
临(斜)坡场地地基极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
郭建坤 许磊 |
11 |
||
白马湖开发与淮安城市功能提升关联度研究 |
吴雪菲 张欣雨 |
12 |
||
秸秆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 |
姜皓然 鲁家佑 |
13 |
||
新型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性能研究 |
郝新荣 姜金柱 |
14 |
||
CGM水泥基灌浆料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蔡凯 马梦婷 |
15 |
||
新媒体时代高校普法教育的路径研究 |
吴钊毓 周诗雨 |
16 |
||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研究 |
顾炜 钱昱彬 |
17 |
||
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处理—以淮安三站改造工程结算为例(校企合作项目) |
解元 姜敏 |
18 |
||
淮安市新农村传统特色风貌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策略(校企合作项目) |
宗媛 张梦玲 |
19 |
||
第三组 |
YF0506 |
基于BODIPY-凹土杂化物的水相离子探针的制备与应用 |
豆晨光 |
1 |
白马湖营养物输入-富营养化效应驱动机制研究 |
朱洁 |
2 |
||
魔芋功能性休闲食品制备与产品设计 |
高钰娟 |
3 |
||
磁性纳米Pd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 |
刘晓东 |
4 |
||
MAC-PFAC-PDM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性能研究 |
潘红阳 |
5 |
||
达格列净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研究(校企合作项目) |
张芬 |
6 |
||
蒙脱石类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饲料及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吸附效果分析(校企合作项目) |
许璐 |
7 |
||
威灵仙祛风寒湿痹活性成分的研究(校企合作项目) |
张芹 |
8 |
||
麦蓝菜多糖质量标准研究(校企合作项目) |
林莉 |
9 |
||
基于淮安地道中草药固态发酵技术制备饲料添加剂研究 |
仲启迪 卞进昱 |
10 |
||
可生物降解口香糖的研制 |
马莹莹 |
11 |
||
有机物料对酞酸酯污染土壤生态毒理效应的影响 |
张忠慧 |
12 |
||
麦秸机械还田下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
夏银皎 董林琳 |
13 |
||
水杨酸对香樟树低温冻害缓解效应研究 |
丁竞 |
14 |
||
生姜淀粉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
苗金梁 |
15 |
||
双孢菇的复合保鲜技术研究 |
瞿鑫雲 |
16 |
||
微波诱导生物质炭催化热解生物质基础研究 |
刘炜煜 丁美茹 |
17 |
||
第四组 |
YF0508 |
手势控制环境侦测无人机 |
杜恒鹏 |
1 |
淮阴工学院虚拟校园 |
杨茂灿 |
2 |
||
多传感器水质在校监测终端设计 |
钱林 |
3 |
||
基于工作流的学生考勤系统的实现与优化 |
于柿民 |
4 |
||
路面病害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研发 |
颉正 |
5 |
||
基于视频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软件研发 |
陈涛 |
6 |
||
基于无标记识别的现实增强(AR)系统的研发 |
李乾 |
7 |
||
基于Android的农业病虫害诊断管理系统 |
张瑞桓 |
8 |
||
基于GPRS城市交通汽车尾气远程监测系统 |
王亚飞 |
9 |
||
基于无线传感网蔬菜大棚环境参数自动控制系统 |
沈将 |
10 |
||
基于多旋翼的农药喷洒系统的研究 |
李通 |
11 |
||
电磁和压电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
李曼 |
12 |
||
多功能超市防盗及信息播报系统研制 |
孙佳锋 |
13 |
||
基于PLC和WINCC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控制系统的设计 |
高远 |
14 |
||
碳排放约束对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影响及优化策略研究 |
赵飞越 |
15 |
||
敏安汽车总装车间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
徐子悦 |
16 |
||
"6+1"-----高校OTO团购商城 |
朱培珠 |
17 |
||
面向农蔬产品全产业链的精准服务型“互联网+”直配模式研究 |
张杉 |
18 |
||
汽车撞击时被动防护装置研发 |
孙强 |
19 |
||
第五组 |
YF0512 |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及与失败恐惧的关系研究 |
徐丹 孙巧玲 |
1 |
90后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
汤金金 戴江湖 |
2 |
||
大学生创业融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施秋艳 |
3 |
||
中小城市会计中介机构的生存现状分析 |
李昊妍 张明泽 |
4 |
||
大学生微店创业营销策略研究 |
殷昱晨 薛蓉 |
5 |
||
江苏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价:模型构建与检验 |
蔡莹珊 夏舒畅 |
6 |
||
中国淮安西游记主题乐园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巩金凤 吕安琪 |
7 |
||
消费视域下“微淘”现象调查分析研究 |
周威 黄诗琦 |
8 |
||
基于社会文化价值观角度的大学生网络购买行为实证研究 |
范嘉庙 宗秋羽 |
9 |
||
淮安市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唐文辉 毛瑾 |
10 |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北高校的调查分析 |
邵欢 罗苗青 |
11 |
||
基于心理账户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
胡依凡 王玥 |
12 |
||
淮安绒花工艺传承创新及产业化研究 |
朱威 |
13 |
||
基于凹土吸附性能的空气净化产品开发设计与研究 |
张婷 |
14 |
||
苏北滨水乡村聚落动态保护性研究——以洪泽老子山龟山村为例 |
徐皓琳 |
15 |
||
大运河文化语境下的淮安人居环境形态研究 |
金梦凡 黄周珑 |
16 |
||
中国传统建筑瓦木作典型则例娱学型读本举例设计研究 |
赖攀峰 徐苗青 |
17 |
||
民生共享战略苏北农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 |
张巧巧 |
18 |
||
农村社区孝文化传承路径研究——基于淮安市干庄孝文化传承调查 |
刘瑶 |
19 |
||
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淮安文化高地建设 |
赵锐 |
20 |
||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调查研究和对策分析 |
蔡锋烽 王志龙 |
21 |
||
“中国英语”视域下大学生交互会话的语法特点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
刘林君 |
22 |
||
“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研究 |
王玲 |
23 |
||
淮安金帝工贸有限公司校园推广品牌的调查研究(英文)-以淮阴工学院为例(校企合作项目) |
单赟珠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