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推进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规范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启动我校201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与2007—2010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结题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点击下载通知.doc:
一、项目立项
(一)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为我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08-09级本科学生,每位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项项目;
2.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以课题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项目主持人不得超过2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主持人必须成绩优良;
3.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项目的第一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的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
4.项目研究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且必须在申请人本科毕业前完成。
(二)资助范围
本次立项的训练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省级训练项目将从校级重点立项项目中产生;
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学生应根据兴趣结合所学专业选题,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实验研究,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范围包括:
1.学生独立提出的针对某一学术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
2.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3.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4.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5.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6.社会调查项目;
7.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训练项目请勿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鼓励以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为依托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的申报。
(三)申报程序
1.项目选题与申报。具体步骤为:确定选题——组织团队——联系导师——讨论并明确实施方案——注册并登陆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管理系统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上要详细地介绍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2.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在网上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上报项目并排序,申请表中填写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经所在二级学院审核,主管院长签字后,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汇总,填写《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另发)报送实践教学中心;
3.学校将成立专家组,根据评选条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参加项目的人员及项目研究内容一经公布,原则上不允许擅自变动。
请于5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报实践教学科。
二、项目结题
(一)结题范围
2007-2010年校级和省级至今未结题的立项项目(07、08年立项项目如不结题,将取消对项目的资助)。
(二)结题条件
1.完成了立项建设的各项工作;
2.论文已经发表, 或研究成果已经过专家鉴定。
(三)结题原则
项目结题工作本着实事求是、注重质量、讲求实效、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其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通过结题验收工作,对项目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推动全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
(四)结题程序
1.提出结题申请:由项目主持人向学校提出结题申请;
2.提交结题材料:
(1)《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表》(一式三份);
(2)项目总结报告(一份,不少于3000字);
(3)发表的论文原件或研究成果专家鉴定意见及相关图片;
3.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校级项目进行评审,并于5月10日前将评审结果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4.学校组织专家对省级立项项目进行组评审。
5.学校公布结题项目
(五)其他事项
1.二级学院验收后的校级项目,项目主持人须将完整的结题材料送学院档案室,办理项目档案移交手续,项目结题完成以收到院档案室归档材料清单为准。
2.2010年校级和省级项目申请结题请登录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管理系统进行验收工作。
3.未能按期结题的项目,需提交书面汇报,如实汇报未能按期结题的原因。
联系人:唐老师;联系电话:83591034。
附件:
1.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07—09年未结题统计点击下载.xls
2.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表点击下载.doc
教 务 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